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医疗 > 正文
每日热门:中山一院东院牵头成立眩晕专委会 一站式诊疗模式将推广至各地
2022-08-08 05:30:53 来源:医联媒体 编辑:

有人晕起来天旋地转,有人晕起来脚踩棉花,还有人眩晕头晕分不清...但其实,眩晕发作在临床中是十分常见。


【资料图】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成人眩晕的患病率为7.4%;25%耳科急诊患者主诉为眩晕症;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40%,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25%;高发年龄为40岁左右。而眩晕症状容易反复发作和迁延,且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需治疗涉及神经科、耳鼻喉科、康复科、精神心理科、中医科、影像科等多学科领域,因此临床诊断难度较大,往往导致患者在多个专科之间反复辗转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治,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困扰和负担。

因此,为了不断下沉优质眩晕治疗资源,壮大联盟队伍,形成转诊机制,让患者受惠,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牵头联合华南八省近100家理事单位,于2022年8月7日成立了眩晕中心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

眩晕中心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现场

眩晕发病率高 但诊疗尚欠规范

在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执行院长、专委会主任委员黄海威教授介绍,经过4年多的发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眩晕中心逐渐形成了一套标准化、规范化地诊疗模式,并通过教育培训、学术交流、巡回义诊等方式,拓展至周边省市,下沉至基层医院。但是,目前各级医院医疗人员对眩晕与平衡功能障碍相关性疾病的诊治规范度仍旧不足,对前庭综合评价技术的掌握、检查质控参差较大,导致对于患者病情及前庭检查的评价异质性大,而影响患者的准确诊疗。因此,广东省医院协会眩晕中心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具有迫切性及重要性,其有助于推动眩晕相关疾病的规范化防治及学科全面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执行院长、专委会主任委员黄海威教授

一站式眩晕诊疗模式 将推广到各地

近些年来,国家不断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从专病领域推进分级诊疗,实现专科的优势医疗资源下沉,完善“从急病到慢病”的延伸,眩晕中心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广东省医院协会刘敏涓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在接受医联媒体采访时谈道,广东省医院协会作为广东省的一个行业协会,服务宗旨是服务政府、服务会员单位和服务社会。今天成立的眩晕中心建设与管理专业委员会,是将近70个专业委员会的其中一个,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因为眩晕发病率非常高,且疾病发作时患者也非常难受,是需要涉及多个学科的疾病,为了让老百姓能够迅速的做出诊断,得到更好的治疗,眩晕中心则是造福患者非常重要的学科。而在眩晕中心建设与管理专业委员会的带领和推动下,可以为各个会员单位的分级诊疗,还有医疗同质治化的提高带来很好的示范作用。

广东省医院协会刘敏涓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黄海威教授也在采访中指出,眩晕病因非常复杂,很多患者出现眩晕后不知道去看哪个科,往往辗转于各个科室,疲于奔波,且最终没有得到满意结果,因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针对眩晕特点成立了眩晕中心。眩晕中心提倡多学科的诊疗模式,在中心的病人,能够完成从神经科到耳科的所有相关检查,这样的一站式管家服务,可以让眩晕患者少走弯路,得到及时治疗。而今成立眩晕中心建设管理专委会,也是希望推广这种模式,把这种模式覆盖到全省,特别是推广到基层。因此,希望通过专委会工作,能够真正把分级诊疗,推广的基层,真正把相关的工作落实到实处。

眩晕中心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合影

据悉,广东省医院协会眩晕中心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是国内率先成立以眩晕这一“非急症中心”建设管理为主旨的专业委员会,覆盖21个地级市。专委会旨在制定“眩晕中心”的建设标准与流程,推进眩晕中心建设规范化进程与过程质控,制定眩晕诊疗规范,推进眩晕诊疗专业化,更好地推动省内眩晕诊治工作发展,为卫生行政部门的医疗资源配置和质量监管提供依据,为基层医疗单位眩晕患者提供合理、优化的治疗,整体提升我省的眩晕相关疾病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利用省级三甲医院资源为老百姓健康服务,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