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头条丨远离女性肿瘤,预防从现在开始!广医肿瘤5位专家联袂直播
2023-03-10 16:40:56 来源:医联媒体 编辑: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女性忙于工作往往会忽略自己的健康,近几年来我国妇科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了女性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女性来说,做好癌症的早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对抗癌症的关键。

38女神节,一个专属于女性的节日,借此机会,医联媒体携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5位专家就女性最为高发的癌症——乳腺癌、宫颈癌及其他妇科肿瘤等开展健康科普直播讲座,在线义诊咨询、解疑答惑,增强女性抵御癌症风险的能力。

(广医肿瘤5位专家直播花絮照)


(资料图片)

刘倩倩医生:远离妇科肿瘤,早期筛查要注意这3点

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妇科肿瘤疾病按照部位,可分为宫颈肿瘤、子宫体肿瘤、子宫内膜肿瘤、卵巢肿瘤、输卵管肿瘤、外阴及阴道肿瘤等,而从组织学上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种,如果是良性一般通过精细治疗大多数是能够治好的,所以做好早期筛查显得尤为重要,刘倩倩医生便给我们科普了关于早期肿瘤筛查我们应该注意的3点知识:

第一,打破误区,并非检查项目越多、检查越频繁就越好,通常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并且选择有针对性的筛查项目,同时有家族史的患者应该重视但不建议过度担忧。

第二,妇科肿瘤筛查检验项目包括有妇科肿瘤指标、HPV检测、TCT检测,检查项目包括有妇检、妇科超声等,根据筛查病种不同筛查项目会有一定的区别和针对性。

第三,早期妇科肿瘤也会出现相关信号,比如异常阴道流血流液、腹痛腹胀、短期内体重明显变化等,如果身体有任何不适症状或者发现异常检查结果,都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所以一定要重视定期筛查!

梁红玲副主任医师、徐敏护士长:对抗乳腺癌,早期筛查和康复护理同等重要

乳腺癌被称为“粉红杀手”,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最值得我们女性主动去关注去了解的。对于大多数健康女性来说,做好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工作是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对于乳腺癌的患者而言,术后的康复护理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想要对抗乳腺癌,早期筛查和康复护理同等重要。

那么早期筛查应该多久做一次合适呢?梁红玲副主任医师介绍:“普通风险人群在20~40岁之前每1~3年进行一次B超检查和乳房体查,40岁之后需要每年都进行一次乳房体查、B超检查和/或钼靶检查;如果是有家族史、癌前病变史、胸部曾经做过放疗等的高危人群,建议在25~30岁之前每年进行一次乳房体查、B超检查和/或钼靶检查。”同时所有人都需要重视定期乳腺的自我检查,徐敏护士长提醒大家:“自我检查时一定要注意体位和手法!”如果发现乳腺肿块、乳头、乳晕异常、乳头溢液等异常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问诊。

而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术后的康复护理主要是基础护理、伤口护理、管道管理、功能锻炼、居家护理以及预防淋巴水肿等。

袁妍医生:并不是所有的乳腺癌患者都需要化疗

很多网友都很好奇,乳腺癌术后都要做化疗吗?袁妍医生回答道:“并不是所有的乳腺癌患者术后都需要化疗,只有复发高风险乳腺癌患者需要化疗,化疗主要目的是为了消灭可能存在的、临床体检和常规影像学检查(CT、磁共振等检查)无法发现的微小转移灶,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机会。”同时是否需要化疗还需要考虑患者的自身情况。

而对需要做化疗的患者,袁妍医生也给我们提出了这5点相关的注意事项:

1.关注患者的身体情况,例如血压、血糖等情况。

2.注意患者的饮食,保证饮食均衡,少吃多餐、适量饮水。

3.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4.注意保护穿刺部位,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5.定期复查。

化疗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像脱发、过敏、静脉炎、胃肠道反应等,可以采取一定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比如脱发这个情况,只是暂时的,在化疗结束后1-2个月,头发是会重新长出来的,那么在化疗期间可以考虑剃个短发。所以做化疗时也需要我们克服一定的恐惧和悲伤的心理,学会放松、学会表达,努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李铭仪主任医师:宫颈癌放疗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宫颈癌在妇科肿瘤疾病中是比较常见的,大家对宫颈癌的治疗了解更多的可能是手术治疗,但其实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放射治疗。

首先,什么是宫颈癌的放射治疗?对此李铭仪主任医师做了详细解释:“宫颈癌的放射治疗是通过我们的一个放射线达到杀灭肿瘤的一个治疗手段,它有两种照射方式分别是外照射和近距离放疗。”

其次,宫颈癌放射治疗适合哪些患者?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主要应用在癌症中晚期、早期宫颈癌无法耐受手术或术后需补充放疗的患者,比如局部晚期的病例,宫颈的肿物大于4公分和2a期以上的患者。还有些患者由于自身身体原因,或者原来有严重的心脏病、肝肾疾病的患者不适合做手术,也可以进行放射治疗。

最后,宫颈癌放疗以后会有哪些副反应?放疗以后常见的副反应可能会出现皮肤的发红、脱皮剥落、尿频尿急等等情况,可以通过相关医生诊断之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症状。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