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让“它”拖后腿了!远离尿失禁,重返健康生活
2023-06-30 17:50:01 来源:医联媒体 编辑:

“一晚上要起夜好几次,没办法睡个整觉”

“因先天性脊柱疾病,自幼排尿排便功能受损,大小便失禁,无法安心上学和工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在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人都受到尿失禁的困扰,需要我们用心去关注、去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同时也要对这一疾病引起重视,早防早治,别让它拖后腿!

今年,是第十四个世界尿失禁周,泌尿功能障碍预防和康复联盟与全国40余位专家一起,共同开展2023年世界尿失禁周线上义诊与科普教育系列公益活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黄海教授说道:“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人们下尿路和盆底健康水平,为大家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泌尿外科黄海教授)

刘昱林住院医师:您的难言之隐,我们来助力,4个方法教你改善

根据2005-2014中国流行病学调查荟萃分析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约占22%、女性急迫性尿失禁的患病率约占4%、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患病率约占10%。

其中,在我们生活当中最常见的压力性尿失禁主要是由于盆底肌肉和组织的衰弱而导致的,常表现为当你的膀胱压力增加时,例如当你运动、大笑、打喷嚏或咳嗽时,就会发生漏尿的情况。

那么应该如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呢?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刘昱林住院医师例举了4个方法:

1.改变生活习惯:减肥、戒烟、减少咖啡摄入;

2.产后妇女提倡去做产后康复,可以预防中老年时期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3.盆底肌训练: 持续收缩盆底肌 提肛运动)收缩肛门2-6秒,松弛休息2-6秒,如此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训练3-8组,持续8周以上或更长;

4.产后女性盆底肌康复推荐: 比如凯格尔运动,可以借助凯格尔运动器,能够锻炼到更多的盆底肌群。很多地区的妇产科有推出专业的产后康复可以尝试。

柳懿鹏副主任医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膀胱问题!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成年人每天要从膀胱排出1000-1500ml的尿液,但武汉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柳懿鹏副主任医师说到,“由于女性膀胱盆底以及尿道结构在许多方面与男性大不相同,并且更容易受到分娩、超重、尿路感染的影响,很容易导致膀胱控制丧失。所以相对男性来说,更加容易发生膀胱问题,尤其在30-69岁之间,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膀胱健康。”

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最常见的膀胱功能障碍疾病之一,这些疾病的发生,往往会使得女性患者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比如丧失自信、减少社交活动、无法长时间工作等等。因此,保持的膀胱健康是预防相关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最常见的方法包括有补充足够的水分、限制含酒精和咖啡因食物、戒烟、保持健康的体重、骨盆底肌肉锻炼,以及穿棉质内衣和宽松的裤子等,都可以帮助保持膀胱健康。

文礼主治医师:尿失禁不同治疗方案有何优缺点?

目前许多人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认为尿失禁是随年龄增大后自然发生的现象,偶尔少量漏尿不值得上医院看病。还有的害怕说出来、大人“尿裤子”被人嘲笑。在我国,对于尿失禁的治疗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这一问题却是在不断地影响着、困扰着人们的生活。

尿失禁作为世界五大慢性疾病之一,它的危害不亚于糖尿病,所以及时就医治疗才是关键,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行为治疗、生物反馈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那么针对这些不同的治疗方案都有何优缺点呢?海口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文礼主治医师详细介绍到:

1.行为治疗:安全无副作用,无成本,对年轻和轻度病人能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但不易坚持,不易掌握,对年老及中重度病人效果较差。

2.生物反馈治疗:即被动的盆底锻炼,对不能坚持行为治疗或不能准确盆底锻炼的病人可以采用,有电、磁、射频等各种不同的能量刺激,其缺点类似于行为治疗。

3.手术治疗:传统手术因其并发症多,复发率高已很少采用,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因其安全、有效、微创等优点,是国际公认的治疗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的“金标准”。

贺情情医学博士:夜间总是去排尿,影响睡眠,怎么办?

如果你需要在夜间因尿意而觉醒排尿,起床不止一次,你可能患了膀胱过度活动症。其具体症状常表现为尿急、尿频、夜尿,以及急迫性尿失禁。在我国患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并不少见,,还可能随着年龄增长,所以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这个困扰。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贺情情医学博士说,如果当你察觉到有任何膀胱或尿道的症状以及盆底不适时,首先应及时到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诊治,其次对于夜尿症夜尿症的一线治疗之一就是改变生活方式:

1.在睡觉前限制您的液体摄入量。

2.避免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

3.保持健康的体重。

4.调整服用利尿药物的时间,以免影响夜间尿液产生。

5.下午小睡,如果水肿是导致您经常夜间排尿的原因,您可以尝试全天抬高腿部以减轻肿胀。

潘彩明主任医师:早诊早治,远离压力性尿失禁的尴尬

尿失禁常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以及充盈性尿失禁,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是女性在临床当中患病率相对较高的类型。

主要是因为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尿道粘膜萎缩,或者由于多次生育、肥胖导致的骨盆肌肉松弛而引起的,另外还有长期便秘、妇科手术史、长期吸烟和酒精摄入等因素影响,引起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都有可能导致压力性尿失禁发生。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泌尿外科潘彩明主任医师提到,临床上,压力性尿失禁又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表现,由轻到重又往往被分为Ⅰ-Ⅲ度:

1.Ⅰ度:女性患者在咳嗽、笑、喷嚏时发生漏尿。

2.Ⅱ度:女性患者在行走、上楼梯时发生漏尿。

3.Ⅲ度:女性患者在站立或卧位时均有尿失禁。

如果当病情严重到一定程度时,还不及时就医诊治的话,那么长期受漏尿刺激,很可能会引起阴部、下腹部等部位的皮肤感染、溃烂,更严重会影响到双侧的肾脏功能。

刘菲副主任医师:女性盆底肌松弛,导致压力性尿失禁怎么办?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能是由于膀胱和大脑传输神经出现问题而引起的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也有可能是由于盆底肌松弛导致的压力性尿失禁。

如果是由于盆底肌松弛所致,那么应加强盆底肌功能锻炼,这样不仅可以加强盆底肌肉,还能帮助改善尿道、肛门括约肌功能。常适用于轻中度尿失禁患者,轻度子宫、膀胱、直肠脱垂患者,以及术前后的辅助治疗、产后盆底康复和改善性生活质量,相对来说较安全,没有副作用及并发症。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刘菲副主任医师介绍到了相关方法:通常需要采取更为全面的方法来帮助加强骨盆区域、改善血液流动和缓解疼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加强骨盆底和支持性肌肉组织;

2.外阴皮肤护理;

3.骨盆放松的呼吸技巧,通过放松技巧提高柔韧性和减轻压力的练习;

4.腰椎、关节、尾骨和骼关节的活动评估;

5.个性化评估可能导致骨盆/盆腔问题的刺激物和药物;

6.营养、肠道健康管理;

7.盆底肌的练习,比如凯格尔训练。

张建军主任医师:神经源性膀胱的早期诊断和客观评估至关重要

“因先天性脊柱疾病,自幼排尿排便功能受损,大小便失禁,无法安心上学和工作”、“外伤后出现尿潴留,无法自行排尿,余生只能选择造瘘或持续导尿,痛不欲生”……出现这些困扰,您有可能患了神经源性膀胱(NB)!

神经源性膀胱又称为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NLUTD),是由于神经调控出现紊乱而导致的下尿路功能障碍,通常需在存有神经病变的前提下才能诊断。

而在中国,有很大一部分NB患者很容易被误诊为尿路感染,导致治疗不及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中心张建军主任医师解释道,“如果诊治不及时,很有可能导致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膀胱严重变形、憩室形成、息肉增生、肿瘤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膀胱输尿管返流、肾积水,甚至肾功能衰竭!”

因此神经源性膀胱的早期诊断和客观评估至关重要,只有早期诊断才能尽早及时治疗,防止并发症的产生与进展。

赵振华副主任医师: 骶神经调控治疗——顽固性OAB的最佳选择

骶神经调控治疗是顽固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的最佳选择,骶神经调控疗法是通过向控制膀胱的神经发送电信号来帮助恢复正常膀胱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用于治疗各种膀胱功能问题,其中80%患者通过这一治疗方法,有50%以上症状得到改善。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赵振华副主任医师提到,相对于其他治疗方法来说,它的优势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可逆:电极及电刺激本身不会对骶神经丛造成损伤,电刺激效应是可逆。

2.可调节:调整参数,实现对患者症状的精准化程控。

3.高度靶向性:靶向定位于特定神经区域,避免类似药物治疗对全身产生的副作用。

4.非破坏性:保留选择新疗法的机会。

5.微创:创伤小,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强,恢复快,术后2-4天可出院。

6.分期植入:手术分两期:一期,植入电极进行测试;测试效果达到预期进行二期,永久植入。

7.手术简单:手术简单易行:一期2小时内完成;二期1小时内完成。

(9位直播医生在直播中)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