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人大多经历过艰辛的日子,吃不饱,穿不暖,因此会养成不浪费,节俭的习惯。如今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基本上不愁吃喝,但老一辈的人依然讲究节俭,许多的食物吃不掉会留着,放到冰箱保鲜,二次加热后继续吃,却不知道有部分类型食物不能二次加热,否则容易病从口入。
1、海鲜
除了选择健康的食材,还要在饮食这方面讲究新鲜。食物吃多少煮多少,除了避免浪费,也能防止吃不下放到隔天继续加热而带来影响。许多人喜欢吃海鲜,海鲜不能留到隔夜,部分人吃不掉的海鲜放了很长时间,二次加热也很难杜绝海鲜没有滋生细菌。
(相关资料图)
作为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代表,可能几个小时就变质了,特别是到了炎热的夏季。
2、蘑菇
有的食物吃不完不要继续加热吃,特别是煮熟的蘑菇。蘑菇虽说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可以满足身体需求增强抵抗力。但是,大部分的蘑菇保存时间比较短,煮熟后没有吃完,放到隔天二次加热,除了营养物质流失,还可能产生其他对健康不利的物质,其中亚硝酸盐容易产生。
为了保持健康,蘑菇清洗干净,浸泡后及时烹饪,吃不完不能留着。
3、绿叶蔬菜
绿色蔬菜作为生活中重要营养物质来源,大多数饮食讲究荤素搭配恰当的人每天会摄入足够量的蔬菜,从而获取丰富维生素提高抵抗力,又能提供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加速粪便排泄。
但绿色蔬菜二次加热除了造成营养浪费流失,还容易产生亚硝酸盐。虽然不会因为吃隔夜的绿叶蔬菜就直接引发癌症,但长时间吃这些隔夜东西,多多少少会带来负面影响。为了保护好消化系统,减轻肝脏代谢有害物质压力,不要吃隔夜绿色蔬菜。
4、半生熟的鸡蛋
许多类型食物一旦隔夜就会产生有害物质,滋生细菌,就算有了二次加热,一样不可靠,其中没有完全煮熟的鸡蛋不建议吃。许多人喜欢吃溏心蛋,蛋白完全煮熟,但蛋黄处于半生熟状态。
没有完全煮熟,多少会有一些细菌,微生物,还容易产生沙门氏菌,吃不完放到隔夜继续二次加热,无法保证完全杀灭里面的细菌,还可能在半生不熟的状态下放置时间长,从而产生其他有害物质。
关键词: 二次加热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 焦点热文:不能二次加热的4种食物,吃不完2022-10-09
- 天天快消息!病人不忌嘴,医生跑断腿,生什2022-10-09
- 天天速看:研究:omega-3跟中年时大脑结构2022-10-09
- 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下跌 价格将在2023年底保2022-10-09
- 苹果iPhone 14 Pro上搭载A16仿生芯片:生2022-10-09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149万辆 全国汽车保有量2022-10-09
- 续航超800公里!马斯克官宣特斯拉Semi电动2022-10-09
- 科学家如何守护黑土粮仓?1厘米黑土要400年2022-10-09
- 【世界新要闻】堂客是什么意思?重庆堂客是2022-10-09
- 环球快资讯:辛者库是什么机构?清宫剧里经2022-10-09
- 全球快消息!眼保健操的正确做法是怎样的?2022-10-09
- 环球微资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分别有2022-10-09
- 【环球聚看点】非农是什么意思?非农数据为2022-10-09
- 叮咚买菜厦门撤站 此前关停珠海、唐山等站2022-10-09
- 天天热门:四月有哪些节日?4月份节日大全?2022-10-09
- 最资讯丨企业发展规划怎么写?企业发展战略2022-10-09
- 今日关注:美国有多少个州?美国的五十个州2022-10-09
- 世界动态:alone是什么意思?“Lonely”和“2022-10-09
- 咋回事?苹果将MacBook的官方描述改为“Lap2022-10-09
- 谷歌:计划到2024年在日本投资1000亿日元2022-10-09
- 谷歌计划在全球售出超800万部 Pixel 7印2022-10-09
- 华强北魔改后的美版iPhone 14 Pro你知道2022-10-09
- 512GB便宜1千多 iPhone14 Plus上市破发2022-10-09
- 一代塑料神机iPhone 5c 终于迎来退役时刻2022-10-09
- 金立手机公司经营异常:未履行金额超13亿元2022-10-09
- 资源管理器多标签页来了 Win11 22H2再度2022-10-09
- 能便宜289元?iPhone 14 Plus免税版开卖2022-10-09
- 苹果iPhone 15系列标配灵动岛 刘海时代或2022-10-09
- AMD大幅下调Q3财报收入预期!PC电脑凉凉?2022-10-09
- iPod之父:iPhone被欧盟要求改用USB-C接口很正确2022-10-09
资讯
焦点
- 瑞信(CS.US)CEO发表备忘录 试图让市场相信其财务稳定性
- 财务大臣重申捍卫日元立场 日本央行9月政策会议摘要提及政策转向
- 英国迎来黄金抢购潮 新政府“迷你预算”刮起恐慌风暴
- 高盛:美国家庭和外国投资者将分别净抛售1000亿美元股票
- 违约概率飙升至至少10年来最高水平 百年银行巨头瑞信被传“爆雷”!
- 美联储在加息速度问题上已现分歧 市场Q4能否扭转颓势?
- 进一步加码全球黄油市场 威士兰乳业收购新西兰乳企Canary Foods
- 国际能源署警告:欧洲在今年冬天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天然气短缺风险
- 欧盟能源监管机构合作局:势将为每日电价设定一个上限
- 能源价格暴涨139%!德国8月PPI同比飙升45.8%创历史最大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