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2H生命圈”打造胸痛救治“高速路”
2023-08-07 10:52:37 来源:医联媒体 编辑:

“如果不是我们附近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开通了快速通道,我真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挺过来。”患者罗阿姨终于睁开眼,心有余悸地说。


(资料图)

8月5日,罗阿姨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被紧急送往附近医院急救,然而当地医院缺乏救治能力,千钧一发,当地医院迅速启动胸痛救治“2H生命圈”绿色通道,将罗阿姨送往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在1小时内完成评估转、运与救治,成功挽救罗阿姨生命。

截至目前,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已与周边18家医院签订协作协议,纳入胸痛中心建设体系,建立转诊时间在2小时以内的心梗患者救治绿色通道,串联起胸痛救治的“2小时生命圈”。

作为国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位居首位,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如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主动脉夹层等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争分夺秒地救治患者,是临床上十分棘手的难题。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围绕患者就医全过程提出具体举措,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就医体验、幸福感、安全感。为此,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多学科协作,为胸痛患者提供有速度、有温度、更专业、更优质的就医体验。

搭建2小时生命救治“高速路”

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与“2H生命圈”协作医院医务人员建立微信群,在“2小时生命圈”的范围实现了“患者未到、信息先到”的胸痛救治新理念,实现远程快速会诊,对病人的病情迅速评估,并根据病情与基层医院实行双向转诊。

通过胸痛中心的建设,该院急诊科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实现了3分钟内出车、10分钟内心电图、60分钟内转运的“高速路”。对于外院转运病人,经病情评估需进行急诊手术的AMI患者,医院实行绕行急诊与病房,直接送达介入手术室的“绕行机制”,为AMI患者争取更多时间开通血管。同时,开展“心梗防治网”,坚持每月一次下沉协作医院授课及交流,为周边地区患者的生命安全贡献力量。

2020-2022年间,广东省中医院年均诊疗胸痛患者1900人次,胸痛患者从首次医疗接触到第一份心电图的平均时间为6.8分钟,比国家要求时间缩短超过30%,从首份心电图至确诊的平均时间为2.2分钟,比国家要求时间缩短近80%,其他多项核心指标均处于国内前列,为患者提供快速、准确而且顺畅的诊疗服务。

抓住关键指标,提升救治质量

作为全国中医系统内最早创立的胸痛中心,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也是全国中医系统中第一家开展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单位。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中心加强培训演练,优化救治流程,构建一条以快速反应为特征的救治生命的“高速路”。

只要有胸痛患者抵达医院急诊科,就会有指示引导到专门的胸痛诊室优先就诊,第一时间了解病情及完善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为患者的抢救争取更多“黄金时间”,降低AMI患者死亡风险,减少远期心力衰竭的发生,有效提高AMI患者的生存质量。

当患者发生AMI后,每秒都有大量心肌细胞坏死,死亡风险逐渐升高。从AMI患者进入医院大门至首次球囊扩张、恢复血流的时间被称为“门球时间(D-to-B)”,时间越短,AMI患者预后越好。D-to-B是衡量一家医院AMI救治能力的硬指标,国家胸痛中心的要求是90分钟以内。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及质量控制,通过精益项目管理,稳步推进D-to-B时间缩短。目前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D-to-B时间为63.5分钟,达国内一流水平。

2018年,中心第一批次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审核,成为国家级认证胸痛中心。精益管理“优化胸痛中心流程”项目荣获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精益管理优秀项目。2022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93.52%,极大的保障急性心梗病人的救治成功率。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张敏州教授曾为104岁AMI病人心脏植入支架,并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病人安度110岁,创医学世界纪录。

延伸服务补充救治后康复新模式

广东省中医院不仅注重提升胸痛救治的院内诊疗水平,更创新院外延伸服务模式,打造“塑心学堂”项目,以学校模式做好心脏康复和健康管理,通过开设健康科普专栏、原创漫画书籍等形式多样的传播方式,显著提高患者依从度和满意度。该项目荣获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优质服务项目。

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在国内率先提出并推广“救心”“治心”“养心”三位一体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模式,得到社会与主管部门的广泛认可。此外,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牵头成立全国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联盟,主持制定的全国第一部《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于2021年作为团体标准发布,有力促进我国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标准化建设,提高心肌梗死中医药临床诊疗水平,规范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的方案。

2018年我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