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身说法,亲测有效!医护人员感染奥密克戎后,总结出六个科学建议 热点聚焦
2022-12-14 10:38:00 来源:医联媒体 编辑:

不慎感染奥密克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李医生在经历了反复高热、咽痛声嘶等症状后,于感染的第5天顺利转阴康复。感染期间,在自我隔离监测健康状况的过程中可以做些什么缓解症状、帮助恢复?李医生给出了六个科学建议。

反复发热辗转难眠,症状严重时以对症治疗为主

感染初期,李医生出现了畏寒、发热等症状,接下来3天内反复高热,体温最高达到了39.3℃,期间还伴有乏力、咽干,夜间症状明显加重,辗转难眠。作为一名医生,李医生知道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以自身的抵抗力与病毒抗争才是硬道理”。在发热期间,她通过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并积极饮用温开水、进食补充营养,在狭小的隔离单间内,李医生通过反复来回走动、原地高抬腿等方法,进行适量的运动。


(资料图)

高热的第3天,李医生感觉到明显的咽干症状,并且开始出现剧烈咽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情况,她用高渗盐水漱口并通过多喝温盐水缓解症状,咽痛症状在持续2天后显著缓解。

咽痛症状显著缓解之后,李医生开始出现鼻塞、咳嗽、咳痰等流感症状。在确诊后第4天,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第5天复查核酸已转阴。通过多喝水、多休息,在没有服用其他药物的情况下,咽痛、咳嗽、咳痰症状逐步消失,至第6天体感状态几近完全恢复。

核酸检测结果阳性期间,李医生一直进行自我隔离和健康状况监测。第6天核酸抗原检测呈阴性后,连续两天进行了核酸单采,结果均呈阴性,按照医院规定返岗工作。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李医生在生活上仍然继续坚持两点一线,尽量不搭乘坐公共交通;在岗期间规范佩戴口罩、做好手消毒、避免堂食;并坚持积极锻炼,提高免疫力。

科学方法亲测有效,对症治疗和积极心态缺一不可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也作为一名新冠感染者,李医生指出,对普通个体来说,按时接种疫苗、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是我们力所能及最有效的事情。当不幸感染奥密克戎病毒后,首先要认识到这是一个自限性疾病,机体出现的不适症状在大多数情况下均可自行缓解,此外,以下六个科学应对的方法可供参考:

1.适当多饮水:发热时需要多喝水,可使体内水分及时得到补充,防止虚脱,而且有利于通过代谢,帮助人体散热。多喝水还能够增加尿量、促进排汗及有利于体温的调节,尿液可以帮助人体带走体内的毒素。此外,饮水还可助于咽痛的缓解,让咽部黏膜保持湿润,在一定程度上稀释痰液,利于黏稠痰液的排出。需要注意的是,有慢性心衰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病患者应在临床对症治疗及遵医嘱下确定饮水量。

2.高渗盐水漱口:在家可以将5-6g左右(约一啤酒瓶盖)食盐加入250ml温开水充分溶解后配置高渗盐水用以漱口,注意不要吞咽,含于口腔和舌根处20-30秒后将盐水吐出,再用清水漱口;高渗盐水漱口可增加咽部粘液水量,减少咽部细菌定植及粘液栓形成,从而提高粘液清除效率;高渗盐水还可通过吸收咽部上皮细胞水分以形成高渗环境,改变局部渗透压,加速黏膜下水分流动,减轻咽部黏膜下水肿,从而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以缓解剧烈咽痛。高渗盐水使咽部形成RNA病毒难以生存的碱性环境,有效改善咽部症状,加速康复过程。

3.药物对症治疗:高热期容易造成机体损伤,需要口服退热药降温处理;剧烈咽痛影响进食,需要口服缓解咽痛药物;咳嗽是机体自我防御机制,能促进气道纤毛摆动促进痰液排除,但剧烈咳嗽影响生活甚至引起气道毛细血管破裂出血,需要进行适当的止咳治疗。通过药物的对症治疗来维持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转,从而为免疫系统战胜病毒获得时间。

4.积极运动锻炼:有研究显示,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期间的静脉血栓栓塞发病率高达26%。早期积极参与运动锻炼,条件局限时可室内来回走动或原地高抬腿锻炼,5min/次,4次/天,促进肌肉收缩、加快下肢静脉回流,以避免病程高峰期毒血症及长时间休息或缺乏活动引起的局部血栓甚至DVT形成;增强肌力,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其次还可释放压力、提高免疫力。

5.积极治疗慢性基础疾病:存在慢性基础疾病是新冠感染者进展为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的危险因素,而感染新冠又可导致患者的慢性基础疾病急性加重,因此对于患者基础疾病的救治至关重要,如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抗感染治疗、呼吸道管理;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定期维持透析治疗,预防尿毒症并发症等。

6.心理治疗:在特殊时期,特定的环境可能会给部分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充分认识疾病、缓解不安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都有助于辅助病程的缓解。

关键词: 奥密克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